《机械管理开发》
□ 本报记者 白 晓 宋 弢
本报通讯员 李颖慧
坐落于胶州市胶西街道的青岛张氏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,也是名副其实的“隐形冠军”——生产的汽车气弹簧用活塞杆全国市场占有率达72%,全球占有率达30%;座椅气压棒活塞杆和钢管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6%,国内第一。产品远销美国、德国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,更与奔驰、宝马等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。
把小零件做到了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,张氏机械最大的优势是技术。
张氏机械最新推出的产品是为高端自行车配套的减震器钢管,对金属表面的耐磨性、耐腐蚀性都有严格要求。
“核心技术是QPQ工艺,也就是盐浴复合碳氮共渗处理技术,曾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。我们在2005年开始自主研发,经过10多年的艰苦攻关,成为国内唯一掌握该生产工艺的企业,达到了世界水准。”公司总经理张茂银说。
细分领域的市场“江湖”不大,只要涉足这一领域,客户就可以轻易找上门来。去年,昆山的一家原本使用日本相关配件产品的自行车企业找上门来,提出合作意向,在收到张氏机械提供的样品一个月后,就开出了15万支的订单。
结合生产,张氏机械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独有的技术优势,这从生产设备上看得最为清晰:张氏机械80%的加工制造设备都是自己研发的,每3年-5年更新一次,目前已更新了4次。
“看着不起眼的设备,表面上谁都看得明白,但没有一个仿制的能达到我们的效果。”张茂银说,这样做至少节省八成的成本。比如滚丝机,一台进口设备要220万元,而张氏机械自己研发仅需要12万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张氏机械成为“隐形冠军”,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,但当前优良的发展环境同样必不可少。
以胶州为例,像张氏机械这样的“隐形冠军”达24家,且个个“身怀绝技”。比如,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重型电动螺旋压力机被认定为“国内首台套”重大技术装备项目,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;青岛松灵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拥有136项国家专利,单项产品排名国内第一,市场占有率达到70%以上……
正如哪里的土质肥沃,哪里的树木就更加繁茂,“隐形冠军”的层出不穷离不开优渥的土壤环境。当前,山东正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,尊重并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,今年将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,更加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
胶州在省内创新性地推出“企业服务经理人”制度,便让张氏机械受益匪浅。
由于人工操作不稳定,此前亦曾出现过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被客户罚款的经历,张氏机械一直在下大力气进行自动化改造,想建智能化车间,但技术关口却久攻不下。
“单靠我们企业自己搞这一块儿,确实是太费劲,而且走了不少弯路。”公司经理张焕鑫说。
联系张氏机械的“服务经理人”,是胶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冬。了解到企业需求后,她亲自上阵当“说客”,帮企业请来了西安交大、青岛智能研究院的专家进行技术会诊,很快完成了大部分设备的技术升级,把生产效率提升了4倍多,人力成本降了三分之二。
在不久前举行的胶州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上,胶州给创新企业和人才发出1.1亿元开年“红包”。张氏机械董事长张希铭作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受到了表彰,获得一次性奖励100万元。
如此“仪式感”让这位77岁高龄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企业家直呼“想不到”,他说:“这是莫大的鼓励,更坚定了企业盯住‘专精特新'这一方向的信心,这100万元将全部用于企业创新。”
在政府源头“活水”的持续浇灌下,以“隐形冠军”为代表的胶州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结构、创新能力持续优化。目前胶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94家,仅去年一年就认定了188家,同比增长30.6%,数量是2015年的14.5倍,涵盖行业从原来较为单一的电力设备、装备制造等,扩展到了生物医药、先进制造、节能环保等诸多领域,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。
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对营商环境的最好评价。郁郁葱葱的“隐形冠军”群体,是近几年我省给企业创造的良好土壤和发展氛围最好的写照,用张茂银的话就是“我们赶上了最好的发展时机”。
当前,处在行业领跑地位的张氏机械正努力深耕广阔的国际市场。近年来,我省上下支持企业抢抓“一带一路”机遇,张氏机械主动走出去,于2019年在罗马尼亚设立了海外工厂,以满足欧洲市场需求。项目初期投资600万美元,严格按照欧盟标准生产经营。该工厂已经一次性通过德国客户的验厂,并成功接到了宝马公司的订单,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,还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