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机械管理开发》
中捷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,由一个小厂一跃成长为拥有机电一体化的平缝、包缝、绷缝、曲折缝、皮革机、特种机、裁剪机、电子套结机等十二大系列近120多个品种的“中国名牌”工业缝纫机制造商,年销售收入达7个亿,其发展速度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。
随着形势的发展,缝纫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,有的机种甚至连10元钱利润也不到。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成了业内瞩目的话题。记者近期前往中捷本部浙江玉环寻求答案,最终将目光聚集在其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上。特色供应链是中捷保证产品质量、有效进行成本控制得以规模生产的关键所在。
重金投入打造供应链管理体系
中捷生产的第一个产品是曲折缝工业缝纫机,当时在国内还是空白,国内用户对这一产品完全是陌生的,在接触了一些客户后,为了生存,中捷不得以在海外寻找市场,由此也得出一个美名,中捷是从海外走向国内。就是这第一批102台曲折缝工业缝纫机跨出国门,也坚定中捷人的信心,并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,并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。
接下的几年内,随着国际缝制机械产业重心的转移,国内缝纫机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,缝纫机利润空间却越来越小,经过六年海外奋战,成本意识强的中捷领导层意识到,伴随着原材料的涨价带来生产形势的竞争加剧,中国的缝制设备生产将越来越呈规模化发展的趋势,只有拥有完整的供应链和完善的价值链体系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,才有可能在未来得以生存。
2000年初,中捷决定投入重金打造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体系。专家们对当时国内一些软件公司开发的供应链管理软件进行了梳理,发展那些并不适合像中捷这样正在发展中的企业。公司决定自己开发,投入专项资金组织专家技术人员,开始针对中捷已有的网络进行供应链管理软件开发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2001年下半年开始投入使用,并不断进行完善,现已趋于成熟。
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捷”)副总经理徐仁舜说,供应链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,形成一个新的优势。所谓供应链管理,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协配企业之间的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等,并进行计划、组织协调与控制,其目标是寻求供、产、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最大程度上减少内耗和浪费,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。
中捷总经理助理兼物资部经理汪明健说,在保证缝机的质量同时,也带动协配厂家的管理水平的提高,公司通过不间断地努力,以对供应商进行体系评价和对潜在供应商的评估,建立起一套优胜劣汰的管理体制,成功地避开了国内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顾此失彼的尴尬,使企业得以放心大胆地轻松前行。
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
“现在平缝车的利润连5%也不到,如果不大批量生产,对缝纫机企业来说那将是不可想像的局面。”汪明健介绍说,自1998年以来,中捷平均每年都以30%的增长速度发展,这也对供应商的供应效率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是供应链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,可以保证企业以最低的成本、最短的时间获得有效的资源,达到双方的互惠互利。特别是质量控制方面,是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成为赢利的共同体的基础。汪明健说,质量是供应链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,零配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捷产品的品质。如何有效地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控制,中捷公司当初在开发供应链管理软件时,就非常重视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,汪明健举了一个例子说明,如某A类零配件厂家一个月内送了几批货,每次送来的零件质量波动情况,在公司的管理软件系统上都有反应,公司内部通过网络进行控制,经过分析后,及时向供应商指出并提出改进方案,可以有效地保证了零配件的质量。
同时,将质量管理延伸到协配厂家,追踪供应商的质量改进情况,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,使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。汪明健说,公司开始处于起步阶段,都是上门求供应商供货;待有了一定规模后,双方也只能够达成一定的共识,因为他们还有更大的客户;如今公司有了影响力,反过来要指导供应商生产出符合中捷质量要求的配套件,并经常在供应商之间组织一些内部技术交流,提升零配件的质量,为供应商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。
强化成本控制融入国际市场
在没有系统的软件管理以前,中捷只是单方面考虑如何降低采购成本,现在的中捷是将供应商与自己拧在一起,降低成本不是一家的事,在原材料上涨的事情面前,合作成了必然。